#89 濁水溪的阿焄仔

台灣是一個多元民族與文化的海洋島嶼,環太平洋南島語系的母島。台灣的地理位置,從大航海時代開始,就是東西方列強與鄰近強權必爭的海權樞紐。因而造就出我們稱之為台灣話的台語,這個融合了台灣原住民族的古語、中國古代官話、各地方言、古漢語以及歐洲語、日語及英語,而成為了今日台灣人自成語系的民族語言。

台語不是蠻南語,不是閩南語,也不是福佬話。台語聲調豐富,能傳遞音韻之美,內涵既多元又典雅,是台灣多元民族文化傳承及相互影響下所衍生出來的瑰寶。以性能而言,台語能傳達意境,遠比單一文化的語種更細膩、更優美。但世紀中葉以後,這個大多數台灣人使用的母語,卻以極快的速度凋零。主要的原因,就是台灣人自身對於台語文化的理解,被植入了錯誤的認知。

台灣長期遭受華語霸權的扭曲與打壓,2016年中山大學就「誰說台語」的題目進行調查。發現若以10年為一個世代,民國五〇年後出生的世代,幾乎每10年,使用台語的人口,就減少約10%。到了民國八〇的世代,只剩下39%使用台語。中山的學生在家說台語的比例,更只有21%。

蔣為文教授的報載文章—從「台語」到「閩南語」—中揭露,這些改變源自於蔣介石政權在1966年開始,將原本「台語」的名稱,扭曲稱為「閩南語」。使得最多台灣人使用的台灣話,被定義為地方方言,而且是中國福建的地方方言。而1966年也就是蔣介石政權提倡中華文化復興運動,全面去台灣化的開始。這場喧賓奪主的文化霸凌,至今仍未結束。

主角阿焄仔是一個親子共學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小孩,從小在台語教育的環境下長大。本片開頭朗讀的台語詩是八歲的阿焄自己以生活經驗寫出的作品。希望藉由阿焄仔與雙親的交談,讓觀眾從小朋友的觀點認知台語的主體與歷史脈絡,為長期遭到汙名化的台語正名。

歷史是一條長河,語言則是在長河中承載文化的載具。語言承載了族群演進的歷史,承載了族群的情感與記憶。台語的傳承,得要有更多年輕世代開展對台語與台灣歷史文化的瞭解,就像阿焄仔一樣,將台語活用在日常生活之中,用台語跟訪客打招呼。

願以本片為台語正名貢獻一份心力,恢復「台語—台灣話」的原貌與尊嚴。當我們及我們的下一代,都能自在以台語交談,以會說流利的台語為榮,我們就能重新定位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主客體關係。